唐茜子,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副研究员。哈佛大学系统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哈佛大学与同济大学联合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信息学方向)博士生。近5年,发表SCI论文共29篇,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累计影响因子43.0,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2.78。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利用单碱基分辨率甲基化图谱鉴定家猪驯化的DNA甲基化标记》、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家猪在人工选择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动态变化》。
误打误撞的生物奇缘
回忆自己的求学经历,如今在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唐茜子选择从事生物领域的工作竟是出于偶然。中学时代,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较为突出的数理思维能力,让她不出意外地进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读大学时,她机缘巧合间接触到了一些生物学课程,从师长口中了解到,生物学是探究生命奥秘的前沿科研领域,太多未知的事物等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怀揣追求前沿的志向,满怀赤诚与渴望,唐茜子从物理学系转到生命科学学院,怀着“积累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的美好愿景,叩响了生物领域的研究大门。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得到了生物学基础的系统训练,在哈佛大学无意中选修了生物信息学课程,她对这门新兴学科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后来师从哈佛大学刘小乐教授,学习和研究生物信息学,为探究生命的未知和未来,努力求索。
努力求索的科研之路
谈到科研,平常话不太多的唐茜子马上露出笑容,打开了话匣子。
“不少学生会因为学习成绩不够优秀,对科研缺失信心,这种想法有点片面,学习成绩是否优秀跟科研做得好不好没有那么显著相关。”唐茜子认为,科研能力的培养,学会探索未知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科研悟性、兴趣爱好、不懈努力”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提高科研素养和综合能力。科研道路充满艰辛和不确定性,唐茜子笑着说“科研除了聪明和努力,有时候还需要lucky!”。她在博士期间承担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关于三阴性乳腺癌调控通路研究数据的分析时,有幸发现XBP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调控通路,结果得到实验验证,她作为第四作者论文在《自然》(Nature)上发表,她觉得有点幸运!科研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夫,更不能一蹴而就。运气不佳,课题遇到瓶颈,理应泰然处之,尝试变通,冷静思考。她在承担“五个物种高低海拔群体的比较转录组分析研究” 时,数据量信息较大,为最大限度挖掘数据的生物学意义,她遇到一些“讲不好故事”的困难,她会反复思考和探究软件及自编程序的适应性,在使用最新软件时,为达到理想应用效果,她会积极与国外软件发布者沟通和探讨,获得较为理想的研究结果,论文在《GIGASCIENCE》上发表。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持再坚持,可能别有洞天。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赤诚的内心坚守,清醒的头脑探索,是唐茜子一直坚守的信条。
谦和从容的为人之道
唐茜子曾求学于复旦、哈佛、同济这些知名大学,触碰新奇未知的领域。在普通人看来,她拥有足够骄傲的资本,但她却非常谦虚。在哈佛选修软件编程课程时,数理技能突出的她经常被美国同学开阔灵活的思维所折服,认为自己还有许多不如他人之处;谈起科研能力时,她谦虚地说,当今社会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已成常态,创造创新也日趋复杂,自己的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知识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不管做哪一行都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永远都要不停地努力。”她如是说。
唐茜子是专职科研岗教师,按学校安排,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生物统计及生物信息课程。尽管课时不多,但她的讲授内容非常丰富。她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将相关最新进展整合在授课内容中,以提高学生学习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笔者与唐茜子交流过程中,提及学习经历或是竞赛奖项,她没有太过波澜的情绪,平和从容,云淡风轻。或许,在别人眼里她是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合格的大学老师,但在她自己眼里,她永远是做得还不够好的唐茜子。
当前社会浮躁,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等社会弊端备受诟病。遇见唐茜子之后,像是炎炎赤日碰上飒飒清风,她不是夺人眼球的专家,却是宁静专注的学者。感觉她永远是不受光环所惑、头衔所累、轻装上阵、孜孜不倦的辛勤耕耘者。